5. 虚拟机栈
虚拟机栈是Java虚拟机为每个线程分配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方法的局部变量、部分方法信息以及方法调用和返回的状态。每个方法在执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栈帧随着方法的调用和返回而入栈和出栈。栈的大小可以固定或动态扩展,栈的深度受限于具体的JVM实现。虚拟机栈是线程私有的,保证了线程执行过程中的数据独立性和安全性。
5.1 虚拟机栈概述
官方对于虚拟机栈的说明:
5.1.1. 虚拟机栈出现的背景
由于跨平台性的设计,Java 的指令都是根据栈来设计的。不同平台 CPU 架构不同,所以不能设计为基于寄存器的。
优点是跨平台,指令集小,编译器容易实现,缺点是性能下降,实现同样的功能需要更多的指令。5.1.2. 初步印象
有不少 Java 开发人员一提到 Java 内存结构,就会非常粗粒度地将 JVM 中的内存区理解为仅有 Java 堆(heap)和 Java 栈(stack)?为什么?
5.1.3 内存中的堆与栈
栈是运行时的单位,而堆是存储的单位。
- 栈解决程序的运行问题,即程序如何执行,或者说如何处理数据。
- 堆解决的是数据存储的问题,即数据怎么放、放在哪儿。
- 一般来讲,对象主要都是放在堆空间的,是运行时数据区比较大的一块
- 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放在堆空间中,栈也是可以存储一些数据的。如基本数据类型的局部变量,以及引用数据类型的对象的引用等
5.1.4. 虚拟机栈基本内容
Java 虚拟机栈是什么?
Java 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早期也叫 Java 栈。 每个线程在创建时都会创建一个虚拟机栈,其内部保存一个个的栈帧(Stack Frame),对应这个一次次的 Java 方法调用。
- 是线程私有的
public class Stack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ckTest test = new StackTest();
test.methodA();
}
public void methodA() {
int i = 10;
int j = 20;
methodB();
}
public void methodB() {
int k = 30;
int m = 40;
}
}
这个图是一个栈帧的简图,画的不是那么细致。后续会有更细致的栈帧图。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和线程是一致的
作用
主管 Java 程序的运行,它保存方法的局部变量(8 种基本数据类型、对象的引用地址)、部分结果,并参与方法的调用和返回。
- 局部变量 成员变量(或属性)
- 基本数据变量 引用类型变量(类,数组,接口)
因为 new
的对象是在堆空间存放的。栈中只是存放了这个对象的引用,也即对象的内存地址。
栈的特点
- 栈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配存储方式,访问速度仅次于 PC 寄存器(程序计数器)
- JVM 直接对 Java 栈的操作只有两个
- 每个方法执行,伴随着进栈(入栈,压栈)
- 执行结束后的出 栈工作
- 对于栈来说不存在垃圾回收问题
- 没有垃圾回收(GC),存在 OOM
面试题:开发中遇到的异常有哪些?
在答的时候除了回答一些常见的异常,也可以回答下面的异常。
栈中可能出现的异常
Java 虚拟机规范允许 Java 栈的大小是动态的或者是固定不变的。
- 如果采用固定大小的 Java 虚拟机栈,那每一个线程的 Java 虚拟机栈容量可以在线程创建的时候独立选定。如果线程请求分配的栈容量超过 Java 虚拟机栈允许的最大容量,Java 虚拟机将会抛出一个
StackOverFlowError
异常 - 如果 Java 虚拟机栈可以动态拓展,并且在尝试拓展的时候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或者在创建新的线程时没有足够的内存去创建对应的虚拟机栈,那 Java 虚拟机将会抛出一个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public class StackErro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in(args);
}
}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ErrorTest.main(StackErrorTest.java:25)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ErrorTest.main(StackErrorTest.java:25)
....
设置栈的内存大小
我们可以使用参数 -Xss
选项来设置线程的最大栈空间,栈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函数调用的最大可达深度。
- 可以从 Tools and Commands Reference 中找到 JVM 参数。
- 具体页面:https://docs.oracle.com/en/java/javase/11/tools/java.html
IDEA 设置方法:Run-EditConfigurations-VM options 填入指定栈的大小 -Xss256k
设置方式如下:
如果没有显示 Vm Options
,可以点击上面的 Modify options
,勾选 Add VM options
public class StackDeep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recursion() {
count++;
recurs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recursion();
} catch (Throwable e) {
System.out.println("deep of calling = " + count);
e.printStackTrace();
}
}
}
- -Xss164k
- -Xss256k
deep of calling = 901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DeepTest.recursion(StackDeepTest.java:27)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DeepTest.recursion(StackDeepTest.java:28)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DeepTest.recursion(StackDeepTest.java:28)
....
deep of calling = 2079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DeepTest.recursion(StackDeepTest.java:27)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DeepTest.recursion(StackDeepTest.java:28)
at org.depsea.jvm.chapter04.StackDeepTest.recursion(StackDeepTest.java:28)
....
5.2 栈的存储单位
5.2.1 栈中存储什么?
-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栈,栈中的数据都是以栈帧 (Stack Frame) 的格式存在。
- 在这个线程上正在执行的每个方法都对应各自的一个栈帧 (Stack Frame)。
- 栈帧是一个内存区块,是一个数据集,维系着方法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
- OOP 的基本概念:类、对象
- 类中的基本结构:field (属性、字段、域)、method
5.2.2 栈的运行原理
- JVM 直接对 Java 栈的操作只有两个,就是对栈帧的压栈和出栈,遵循先进后出 / 后进先出的和原则。
- 在一条活动线程中,一个时间点上,只会有一个活动的栈帧。即只有当前正在执行的方法的栈帧(栈顶栈帧)是有效的,这个栈帧被称为当前栈帧 (Current Frame), 与当前栈帧对应的方法就是当前方法(Current Method),定义这个方法的类就是当前类 (Current Class)。
- 执行引擎运行的所有字节码指令只针对当前栈帧进 行操作。
- 如果在该方法中调用了其他方法,对应的新的栈帧会被创建出来,放在栈的顶端,成为新的当前栈帧。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StackFram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ckFrameTest test = new StackFrameTest();
test.method1();
}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method2开始执行");
double i =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method2执行结束");
}
public double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method2开始执行");
int j = 10;
int i = (int) method3();
System.out.println("method2执行结束");
return i + j;
}
public double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method3开始执行");
double i = 10;
System.out.println("method3执行结束");
return i;
}
}
- 不同线程中所包含的栈帧是不允许相互引用的,即不可能在另一个栈帧中引用另外一个线程的栈帧
- 如果当前方法调用了其他方法,方法返回之际,当前栈帧会传回此方法的执行结果给前一个栈帧,接着,虚拟机会丢弃当前栈帧,使得前一个栈帧重新成为当前栈帧
- Java 方法有两种返回函数的方式,一种是正常的函数返回,使用 return 指令;另外一种是抛出异常。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都会导致栈帧被弹出。
这里的抛出异常是指抛出异常,并且没有处理异常。
无论写不写 return
生成的字节码中都有 return
,当不需要返回值时,写代码时可以省略这个 return
。返回值为 int
,对应的是 ireturn
;返回值为 double
,对应的是 dreturn
。
public class CurrentFrameTest {
public void methodA){
system.out.println("当前栈帧对应的方法->methodA");
methodB();
system.out.println("当前栈帧对应的方法->methodA");
}
public void methodB(){
System.out.println("当前栈帧对应的方法->methodB");
}
}
以下面简单的代码为例,使用图示及文字描述表达方法的入栈和出栈过程。
public class CurrentFrame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ethod1();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这是方法1");
}
}
main()
方法被调用,main()
方法入栈main()
方法调用method1()
方法,method1()
方法入栈。method1()
方法执行完毕,method1()
方法出栈。main()
方法执行完毕,main()
方法出栈,此时栈空,程序运行结束。
5.2.3 栈帧的内部结构
每个栈帧中存储着:
-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s)
-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或表达式栈)
- 动态链接(DynamicLinking)(或指向运 行时常量池的方法引用)
- 方法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或方法正常退出或者异常退出的定义)
- 一些附加信息
并行每个线程下的栈都是私有的,因此每个线程都有自己各自的栈,并且每个栈里面都有很多栈帧,栈帧的大小主要由局部变量表 和
操作数栈决定的
5.3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s)
- 局部变量表也被称之为局部变量数组或本地变量表
- 定义为一个数字数组,主要用于存储方法参数和定义在方法体内的局部变量,这些数据类型包括各类基本数据类型、对象引用(reference),以及 returnAddress 类型。
- 由于局部变量表是建立在线程的栈上,是线程的私有数据,因此不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 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容量大小是在编译期确定下来的,并保存在方法的 Code 属性的 Maximum local variables 数据项中。在方法运行期间是不会改变局部变量表的大小的。
- 方法嵌套调用的次数由栈的大小决定。一般来说,栈越大, 方法嵌套调用次数越多。对一个函数而言,它的参数和局部变量越多,使得局部变量表膨胀,它的栈帧就越大,以满足方法调用所需传递的信息增大的需求。进而函数调用就会占用更多的栈空间,导致其嵌套调用次数就会减少。
- 局部变量表中的变量只在当前方法调用中有效。在方法执行时,虚拟机通过使用局部变量表完成参数值到参数变量列表的传递过程。当方法调用结束后,随着方法栈帧的销毁,局部变量表也会随之销毁。
package com.atguigu.java;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LocalVariablesTest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calVariablesTest test = new LocalVariablesTest();
int num = 10;
test.test1();
}
public void test1() {
Date date = new Date();
String name1 = "atguigu.com";
String info = test2(date, name1);
System.out.println(date + name1);
}
public String test2(Date dateP, String name2) {
dateP = null;
name2 = "atguigu.com";
double weight = 130.5;
char gendar = '男';
return dateP + name2;
}
public void test3() {
count++;
}
public void test4() {
int a = 0;
{
int b = 0;
b = a + 1;
}
int c = a + 1;
}
}
使用 IDEA 中的 jclasslib Bytecode Viewer 插件打开这个类的 class。
下图是 main
方法的声明信息
- Name: 方法的名称
main
,其名称指向常量池#29
。 - Descriptor: 方法的参数及返回值信息
([Ljava/lang/String;)V
。其中[
表示数组,L
表示引用类型,java/lang/String
表示String
类型,V
表示返回值为void
。 - Access flags:方法的访问标识,
public static
0 new #3 <com/atguigu/java/LocalVariablesTest>
3 dup
4 invokespecial #4 <com/atguigu/java/LocalVariablesTest.<init> : ()V>
7 astore_1
8 bipush 10
10 istore_2
11 aload_1
12 invokevirtual #5 <com/atguigu/java/LocalVariablesTest.test1 : ()V>
15 return
Methods main Code Misc 中展示了该方法的一些属性。
- Maximum local variables:局部变量表的最大长度
- Code length: 代码长度,之所以为 16,是因为索引是从 0 开始的。
LineNumberTable 代码行号,字节码指令的行号和代 码行号的对应关系。
Start PC
:字节码指令的行号Line Number
:代码的行号
如字节码第 8 行:bipush 10
,对应代码第 11 行: int num = 10;
LocalVariableTable 中显示了这个方法的局部变量表。一共有3个变量,一个是方法的参数:args
,一个是 LocalVariablesTest
对象的引用:test
,一个是:num
。
[
表示数组L
表示引用类型I
表示 int 类型。D
表示double
类型C
表示char
类型
如 [Ljava/lang/String
表示字符串数组,即 String []
Start PC 和 Length 合起来描述的是这个变量的作用域的范围。比如 num
的 Start PC 是 11,再到 LineNumberTable 中找到 11 对应的是 12,也即 num
变量从第 12 行开始起作用。第12行对应的代码是 test.test1()
,也即下面代码中高亮的行。
int num = 10;
test.test1();
Length 是长度,Start PC + Length 就是变量作用域结束的位置。在上例中可以发现所有变量的 Start PC + Length 都等于 16,而这个方法的 Code length 正好是 16,也即这 3 个变量的作用域都是从声明开始到方法结束。
public static void testStatic() {
LocalVariablesTest test = new LocalVariablesTest();
Date date = new Date();
{
int hello = 10;
System.out.println(hello);
}
int count = 10;
System.out.println(count);
}
5.3.1 关于Slot的理解
- 参数值的存放总是在局部变量数组的 index0 开始,到数组长度 -1 的索引结束。
- 局部变量表,最基本的存储单元是 Slot(变量槽)。
- 局部变量表中存放编译期可知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8 种),引用类型(reference),returnAddress 类型的变量。
- 在局部变量表里,32 位以内的类型只占用一个 Slot(包括 returnAddress 类型),64 位的类型(long 和 double)占用两个 Slot。
byte
、short
、char
在存储前被转换为int
,boolean
也被转换为int
,0 表示false
,非 0 表示true
。long
和double
则占据两个 Slot
- JVM 会为局部变量表中的每一个 Slot 都分配一个访问索引,通过这个索引即可成功访问到局部变量表中指定的局部变量值
- 当一个实例方法被调用的时候,它的方法参数和方法体内部定义的局部变量将会按照顺序被复制到局部变量表中的每一个 slot 上
- 如果需要访问局部变量表中一个 64bit 的局部变量值时,只需要使用前一个索引即可。(比如:访问 long 或 doub1e 类型变量)
- 如果当前帧是由构造方法或者实例方法创建的,那么该对象引用 this 将会存放在 index 为 0 的 slot 处,其余的参数按照参数表顺序继续排列。
我们写代码时可以在非静态方法或构造函数中使用 this.xxxx
,来引用一个成员变量或成员函数。因此局部变量表中应该是会包含 this
这个变量的。从字节码中可以证明上面的猜测。
上面代码中的 test1()
方法是一个非静态方法,这个方法的局部变量表中包含了 this
变量,其作用域直到方法结束。
注意 test2()
方法。
由于 double
需要占用两个 Slot,因此 double
后面的变量索引(Index)是从 5 开始的。
5.3.2 Slot的重复利用
栈帧中的局部变量表中的槽位是可以重用的,如果一个局部变量过了其作用域,那么在其作用域之后申明的新的局部变就很有可能会复用过期局部变量的槽位,从而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
test4()
方法中就涉及到了 Slot 的重复利用。
public void test4() {
int a = 0;
{
int b = 0;
b = a + 1;
}
int c = a + 1;
}
局部变量表如下:
可以看到变量 c
和变量 b
的索引都是 2,因为变量 c
的作用域在 b
之后,相当于变量 b
用完之后索引位置 2 就释放了,因此变量 c
可以使用索引位置 2。
按照数据类型分类:
- 基本数据类型
- 引用数据类型
按照在类中声明的位置分类:
- 成员变量:在使用前,都经过默认初始化赋值
- 类变量: Linking 的 prepare 阶段:给类变量默认赋值 initial 阶段:给类变量显示赋值即静态代码块赋值。
- 实例变量:随着对象的创建,会在堆空间中分配实例变量空间,并进行默认赋值。
- 局部变量: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显式赋值的!否则,编译不通过
public void test5Temp() {
int num;
System.out.println(num); // 错误信息:变量num未进行初始化(Variable 'num' might not have been initialized)
}
public class SlotTest {
public void localVarl() {
int a = 0;
System.out.println(a);
int b = 0;
}
public void localVar2() {
{
int a = 0;
System.out.println(a);
}
//此时的就会复用a的槽位
int b = 0;
}
}
5.3.3 静态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对比
参数表分配完毕之后,再根据方法体内定义的变量的顺序和作用域分配。
我们知道类变量表有两次初始化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准备阶段”,执行系统初始化,对类变量设置零值,另一次则是在“初始化”阶段,赋予程序员在代码中定义的初始值。
和类变量初始化不同的是,局部变量表不存在系统初始化的过程,这意味着一旦定义了局部变量则必须人为的初始化,否则无法使用。
public void test(){
int i;
System.out.println(i);
}
这样的代码是错误的,没有赋值不能够使用。
5.3.4 补充说明
- 在栈帧中,与性能调优关系最为密切的部 分就是前面提到的局部变量表。在方法执行时,虚拟机使用局部变量表完成方法的传递。
- 局部变量表中的变量也是重要的垃圾回收根节点,只要被局部变量表中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对象都不会被回收。
5.4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
栈可以通过数组或链表来实现。可以参考数据结构中的栈相关章节。
- 每一个独立的栈帧除了包含局部变量表以外,还包含一个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的 操作数栈,也可以称之为表达式栈(Expression Stack)
-
操作数栈,在方法执行过程中,根据字节码指令,往栈中写入数据或提取数据,即入栈(push)和 出栈(pop)
- 某些字节码指令将值压入操作数栈,其余的字节码指令将操作数取出栈。使用它们后再把结果压入栈
- 比如:执行复制、交换、求和等操作
代码举例
public void testAddOperation(){
byte i = 15;
int j = 8;
int k = i + j;
}
字节码指令信息
public void testAddOperation();
Code:
0: bipush 15
2: istore_1
3: bipush 8
5: istore_2
6: iload_1
7: iload_2
8: iadd
9: istore_3
10: return
- 操作数栈,主要用于保存计算过程的中间结果,同时作为计算过程中变量临时的存储空间。
- 操作数栈就是 JVM 执行引擎的一个工作区,当一个方法刚开始执行的时候,一个新的栈帧也会随之被创建出来,这个方法的操作数栈是空的。
- 每一个操作数栈都会拥有一个明确的栈深度用于存储数值,其所需的最大深度在编译期就定义好了,保存在方法的 Code 属性中,为 max_stack 的值。
- 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可以任意的 Java 数据类型
- 32bit 的类型占用一个栈单位深度
- 64bit 的类型占用两个栈单位深度
- 操作数栈并非采用访问索引的方式来进行数据访问的,而是只能通过标准的入栈和出栈操作来完成一次数据访问
- 如果被调用的方法带有返回值的话,其返回值将会被压入当前栈帧的操作数栈中,并更新 PC 寄存器中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
- 操作数栈中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与字节码指令的序列严格匹配,这由编译器在编译器期间进行验证,同时在类加载过程中的类检验阶段的数据流分析阶段要再次验证。
- 另外,我们说 Java 虚拟机的解释引擎是基于栈的执行引擎,其中的栈指的就是操作数栈。
这个方法的操作数栈是空的
前面讲到过 Java 中的操作数栈是通过数组来实现的。这里的操作数栈是空的,也即数组是空的。
这里再回忆一个 Java 中的知识点,数组是空的,并不意味着数组没有创建,这个数组是已经创建好的。数组有一个特点,就是数组一旦创建,其长度就是确定的。这个数组的长度就是操作数栈的深度。操作数栈的深度是在编译期就确定的。
每一个操作数栈都会拥有一个明确的栈深度用于存储数值,其所需的最大深度在编译期就定义好了,保存在方法的 Code 属性中,为 max_stack 的值。
注意: 这里的栈并不等同于数组,只是操作数栈的底层数据结构为数组。但是并不能通过访问数组的方式来访问操作数栈,必须通过出栈/入栈的栈 API 来访问操作数栈。
5.5 代码追踪
public void testAddOperation() {
byte i = 15;
int j = 8;
int k = i + j;
}
使用javap 命令反编译class文件:javap -v 类名.class
public void testAddoperation();
Code:
0: bipush 15
2: istore_1
3: bipush 8
5: istore_2
6: iload_1
7: iload_2
8: iadd
9: istore_3
10: return
局部变量表从 1 开始,是因为 0 的位置存放的是 this
变量。
对于 int 类型,当不超过 byte 的最大值时,使用的是 bipush
,当不超过 short 最大值时,使用的是 sipush
;当超过 short 最大值时,会将值放到常量池中,然后通过 ldc
加载。
在本章的 【5.4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被调用的方法带有返回值的话,其返回值将会被压入当前栈帧的操作数栈中
下面是对其的验证。
- 代码
- getSum 字节码
- testGetSum 字节码
public int getSum() {
int m = 10;
int n = 20;
int k = m + n;
return k;
}
public void testGetSum() {
int i = getSum();
int j = 10;
}
0 bipush 10
2 istore_1
3 bipush 20
5 istore_2
6 iload_1
7 iload_2
8 iadd
9 istore_3
10 iload_3
11 ireturn
0 aload_0
1 invokevirtual #2 <com/atguigu/java/OprandStackTest.getSum : ()I>
4 istore_1
5 bipush 10
7 istore_2
8 return
在 testGetSum
的字节码中,一上来就是 aload_0
。即获取上一个栈帧返回的结果,并保存在操作数栈中。
程序员面试过程中,常见的 i++
和 ++i
的区别,放到字节码篇章时再介绍。
关于 i++
和 ++i
几个问题的代码。
public void add() {
// 第一类问题
int i1 = 10;
i1++;
int i2 = 10;
++i2;
// 第二类问题
int i3 = 10;
int i4 = i3++;
int i5 = 10;
int i6 = ++i5;
// 第三类问题
int i7 = 10;
i7 = i7++;
int i8 = 10;
i8 = ++i8;
// 第四类问题
int i9 = 10;
int i10 = i9++ + ++i9;
}
其局部变量表如下:
0 bipush 10
2 istore_1
3 iinc 1 by 1
6 bipush 10
8 istore_2
9 iinc 2 by 1
// i3++问题
12 bipush 10
14 istore_3
15 iload_3
16 iinc 3 by 1
19 istore 4
// ++i5问题
21 bipush 10
23 istore 5
25 iinc 5 by 1
28 iload 5
30 istore 6
32 bipush 10
34 istore 7
36 iload 7
38 iinc 7 by 1
41 istore 7
43 bipush 10
45 istore 8
47 iinc 8 by 1
50 iload 8
52 istore 8
54 bipush 10
56 istore 9
58 iload 9
60 iinc 9 by 1
63 iinc 9 by 1
66 iload 9
68 iadd
69 istore 10
71 return
5.6 栈顶缓存技术(Top-of-Stack Cashing)
前面提过,基于栈式架构的虚拟机所使用的零地址指令更加紧凑,但完成一项操作的时候必然需要使用更多的入栈和出栈指令,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将需要更多的指令分派(instruction dispatch)次数和内存读 / 写次数。
由于操作数是存储在内存中的,因此频繁地执行内存读/写操作必然会影响执行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otSpot JVM 的设计者们提出了栈顶缓存(Tos,Top-of-Stack Cashing)技术,将栈顶元素全部缓存在物理 CPU 的寄存器中,以此降低对内存的读/写次数,提升执行引擎的执行效率。
5.7 动态链接
动态链接、方法返回地址、附加信息 : 有些地方将这三部分称为帧数据区
每一个栈帧内部都包含一个指向运行时常量池中该栈帧所属方法的引用。包含这个引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当前方法的代码能够实现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比如:invokedynamic指令
在Java源文件被编译到字节码文件中时,所有的变量和方法引用都作为符号引用(Symbolic Reference)保存在 class 文件的常量池里。比如:描述一个方法调用了另外的其他方法时,就是通过常量池中指向方法的符号引用来表示的,那么动态链接的作用就是为了将这些符号引用转换为调用方法的直接引用。
- DynamicLinkingTest.java
- methodB() 字节码
- javap -v
public class DynamicLinkingTest {
int num = 10;
public void methodA() {
System.out.println("methodA()......");
}
public void methodB() {
System.out.println("methodB()......");
methodA();
num++;
}
}
0 getstatic #3 <java/lang/System.out : Ljava/io/PrintStream;>
3 ldc #6 <methodB()......>
5 invokevirtual #5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 : (Ljava/lang/String;)V>
8 aload_0
9 invokevirtual #7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methodA : ()V>
12 aload_0
13 dup
14 getfield #2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num : I>
17 iconst_1
18 iadd
19 putfield #2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num : I>
22 return
Classfile /H:/IdeaProjects/atguigu-jvm-01/chapter05/target/classes/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class
Last modified 2024年6月19日; size 714 bytes
SHA-256 checksum 4502cc6748aaa07594c03661ff1f10871d5f4bd61cc31e428baf71a48c6c4737
Compiled from "DynamicLinkingTest.java"
public class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minor version: 0
major version: 52
flags: (0x0021) ACC_PUBLIC, ACC_SUPER
this_class: #8 //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super_class: #9 // java/lang/Object
interfaces: 0, fields: 1, methods: 3, attributes: 1
Constant pool:
#1 = Methodref #9.#23 // java/lang/Object."<init>":()V
#2 = Fieldref #8.#24 //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num:I
#3 = Fieldref #25.#26 //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4 = String #27 // methodA()......
#5 = Methodref #28.#29 //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Ljava/lang/String;)V
#6 = String #30 // methodB()......
#7 = Methodref #8.#31 //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methodA:()V
#8 = Class #32 //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9 = Class #33 // java/lang/Object
#10 = Utf8 num
#11 = Utf8 I
#12 = Utf8 <init>
#13 = Utf8 ()V
#14 = Utf8 Code
#15 = Utf8 LineNumberTable
#16 = Utf8 LocalVariableTable
#17 = Utf8 this
#18 = Utf8 L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19 = Utf8 methodA
#20 = Utf8 methodB
#21 = Utf8 SourceFile
#22 = Utf8 DynamicLinkingTest.java
#23 = NameAndType #12:#13 // "<init>":()V
#24 = NameAndType #10:#11 // num:I
#25 = Class #34 // java/lang/System
#26 = NameAndType #35:#36 // out:Ljava/io/PrintStream;
#27 = Utf8 methodA()......
#28 = Class #37 // java/io/PrintStream
#29 = NameAndType #38:#39 // println:(Ljava/lang/String;)V
#30 = Utf8 methodB()......
#31 = NameAndType #19:#13 // methodA:()V
#32 = Utf8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33 = Utf8 java/lang/Object
#34 = Utf8 java/lang/System
#35 = Utf8 out
#36 = Utf8 Ljava/io/PrintStream;
#37 = Utf8 java/io/PrintStream
#38 = Utf8 println
#39 = Utf8 (Ljava/lang/String;)V
{
int num;
descriptor: I
flags: (0x0000)
public 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2,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init>":()V
4: aload_0
5: bipush 10
7: putfield #2 // Field num:I
10: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3: 0
line 4: 4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11 0 this L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public void methodA();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2, locals=1, args_size=1
0: getstatic #3 // Field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3: ldc #4 // String methodA()......
5: invokevirtual #5 // Method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Ljava/lang/String;)V
8: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7: 0
line 8: 8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9 0 this L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public void methodB();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3, locals=1, args_size=1
0: getstatic #3 // Field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3: ldc #6 // String methodB()......
5: invokevirtual #5 // Method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Ljava/lang/String;)V
8: aload_0
9: invokevirtual #7 // Method methodA:()V
12: aload_0
13: dup
14: getfield #2 // Field num:I
17: iconst_1
18: iadd
19: putfield #2 // Field num:I
22: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1: 0
line 13: 8
line 15: 12
line 16: 22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23 0 this Lcom/atguigu/java/DynamicLinkingTest;
}
SourceFile: "DynamicLinkingTest.java"
为什么需要运行时常量池呢?
常量池的作用:就是为了提供一些符号和常量,便于指令的识别
5.8 方法的调用:解析与分派
在 JVM 中,将符号引用转换为调用方法的直接引用与方法的绑定机制相关
5.8.1 静态链接
当一个字节码文件被装载进 JVM 内部时,如果被调用的目标方法在编译期可知